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,我们深处在其中,却不知道自然在那里终了,艺术在那里开始。
——林语堂
自由亲密的生活状态
项目是一对年轻夫妇与女儿的居所,在空间风格上,他们希望呈现简单温和的场景,兼具包容感与实用性,同时他们希望空间的区域之间没有明晰的区分,更享受家庭成员间亲密共享的氛围。如此,设计师大胆地摒弃寻常家庭设计概念,以自由化的笔触将空间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,通过精准的空间重构优化动线,强化家庭连接。
核心:聚焦自然
项目位于三层,窗外是独属于低楼层可享的风景,葱茏的树梢在风中自然摇曳,阳光透过树梢在场景中落下参差的光斑……形成如同居住在山野树林的奇妙体验。
于是,设计师摒弃传统客厅概念,核心聚焦于与自然景致的互动,一组岛屿式沙发居中布置,模块灵活转向,主位直面开阔窗景,同时兼顾多重使用功能,强化客厅的中心概念,为家庭成员的互动引起更多可能。
通过一道横向木质格栏屏风区分客厅与餐厅间的边界关系,同时,地面材质的变化形成了更为直观的功能分区提示,但这种区域间的分隔关系是软性且自由的,来自客厅与餐厅双向的室外光线自然穿透场景,视线并未被打断,反而因为适当的遮挡带来更具有层次感的场景体验。
突破:开放餐厨动线
设计彻底打破原户型中操作间、厨房、餐厅与公卫的封闭格局,将其整合为一个多功能社交属性餐厨核心。厨房采用开放式设计,采用高效L型布局:一侧为集中烹饪区,另一侧则沿窗延伸,整合洗菜池、充裕操作台面,并自然过渡至餐厅区。这一设计使得烹饪、就餐,以及社交乃行为得以在同一开放空间内自然发生、重叠共生,极大提升了空间利用效率与家庭互动频率。
标志性的横向线条屏风元素由公区延伸至私密的更衣区入口,形成统一的设计语言,令场景更完整统一。
更衣区窗外,低楼层特有的优势尽显——触手可及的枝叶形成天然的画卷,郁郁葱葱,赋予空间独特的生命力与呼吸感。
睡眠区设计回归本质,强调功能性与舒适度。主卧仅满足核心睡眠需求,以宁静柔和的米色调包裹,营造纯粹的休憩氛围;女儿房则在延续整体简洁自然风格的基础上,融入书桌区域以满足学习功能。两个房间均摒弃冗余装饰,空间虽紧凑但动线流畅,注重实用性的使用关系。
革新:共享功能枢纽
本案最具革新性的空间策略之一,在于对私区功能格局的彻底重组,摒弃传统主卧“大套间”模式,将卫生间与更衣室从主卧剥离,通过移门的开合区分与主卧空间的串联关系,使其转化为一个相对独立且可共享的功能枢纽。该枢纽被精准定位在主卧与相邻女儿房的正对面,形成了高效便捷的三角动线关系。
最终,空间以其精妙的“共享”内核与对自然风光的谦卑接纳,完成了对现代家庭生活的温柔注解,它不追求视觉的喧哗,而是让材质、光线、功能在留白中交织共鸣。
那些被切割过的阳光阴影,窗外葱郁的绿意,人与场景的交互,以及穿堂而过的微风……共同构成一副生动温馨的空间映画。
项目名称:郑宅
设计公司:温州思倍斯建筑空间设计
项目面积:256㎡
项目摄影:吴昌乐
设计时间:2023年
完工时间:2024年12月
主要材料:温州天智石业 、温州倜木木作 、艺术漆